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

當志玲姐姐槓上核四 ─我看反核潮流

文/黃紹愷


我永遠也忘不了今年309反核遊行的那天,捷運抵達台大醫院站打開車門的那一刻,這是我第一次那麼強烈的感受到,身邊開始步出車廂向前移動的眾人,都和我一樣要去同一個地方。台北車站的交通尖峰時刻就這麼錯置於週六的正午的凱達格蘭大道,不過這群人耐著性子排隊等電扶梯並不是為了去上班或上課,而是為了參與一場社會運動,據說那天的台北街頭聚集了十萬人。

就像是我曾關注過的其他社會議題一樣,反核的聲音在過去大多埋沒在新聞版面的小角落。去年因為馬總統的失言而開啟了「我是人,我反核」的一連串行動與表態,從導演、演員、歌手、主持人、企業主甚至名模,反核的主張逐漸在新聞的主要版面與熱門時段曝光,就連幾位執政黨民代與首長的立場也開始鬆動,反核儼然已經成為主流民意。

一些質疑的聲音也逐漸浮上檯面。有些人認為社會大眾對於核電的恐懼是不科學的,現行的綠能技術距離大規模應用還有一段距離;有些人則認為群眾反核只是趕流行罷了,說穿了就是另一波由名人與媒體所掀起的風潮,大多數人根本沒有認真想過核電安全的問題。

到底得對議題有多少了解,才夠資格參與一場社會運動呢?

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我想先從一個人物開始說起:Bob Dylan,這個在美國六零年代民權運動中最有影響力的民謠歌手,對「抗議歌手」這個標籤卻是極力排斥的,他覺得他並沒有刻意去抗議什麼,只是把心裡的感受寫成歌曲。音樂能帶給我們感動,我們會感到不安、感到憤怒、想要反抗,憑藉的也並不是什麼高深的論述,而是與身俱來的情感動能。

然而社運就像一場戰爭,空有意志無法獲勝,戰爭需要武器,而論述力就是武器。我們對議題了解的越深入,能舉起的武器就越強大。這絕對不代表非得知識淵博才夠格涉入社會運動,但我們必須嘗試去挑選適合自己的武器,給立場一個說法。

參與社會運動並不需要特定的資格,就像Bob Dylan寫歌不是為了抗議,抗議者卻也不會因此排拒它的音樂一樣。不過Bob Dylan的認同取向也提醒了我們,終究有一天我們得問問自己何者是比較重要的。我們不見得非得要成為埋首於議題的社運者,但是倒也不必畫地自限,不妨偶爾參與一些講座、導覽、訪查活動,有空注意他們發出的各種訊息,行有餘力甚至可以自己蒐集資料,上網提出自己的觀點,開拓身為一個跟隨者之外的更多可能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