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

從黑澤明《夢》談藝術的預知力

文/四資管三  沈定祥



2011311日,日本發生的福島核災使台灣開始正視核電議題,但早在二十年前,日本導演黑澤明就以“紅色富士山”(電影《夢》的一個夢境片段,全片以八個夢境組成)預視了核災發生後的景象-天空被映照個通紅,四處逃散的人群最終只能選擇跳進大海。在電影當中,導演明確地點出了一項事實:真正危險的不是核電廠,而是人為疏失。
    
從另一個面向來看,當時的黑澤明接收到了新科技挑戰的訊息,以自身察覺的能力,用電影警示了新科技帶來的社會後果,而令我感興趣的是:我們如何將藝術視為一種資訊,藉以喚醒我們的社會良知,而非只是抱持著欣賞的態度?媒體理論家麥克魯漢曾在他的書中提道:「藝術家有能力閃避任何時代任何新科技的蠻橫毆擊,而且係以完全的意識抵擋此等暴力,而那些無力逃跑、任由新暴力施暴的受害者,卻看不出自己需要藝術家。」麥克魯漢認為所謂藝術家,乃是在任何行業之中,能夠掌握領悟自己行動之意義,是具有整體察覺意識的人。

反觀台灣,反核運動也開始與藝術文化做了多種結合,例如最近由導演所發起的「不要核四,五六運動」即是以詼諧、趣味的方式集結大眾,結合多種藝術表達形式產生的大量資訊來教育民眾,同時達到監督政府的功能。

核電在台灣已行之多年,當我們的意識因核電的便利而逐漸麻痺時,藝術家以書寫、電影、歌曲及各種行動帶給我們心靈的強烈重擊,讓我們得以清醒進而反思。我想,在這個媒體爆炸的時代,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核能專家,而是藝術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